鳳臺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關于開展工業企業畝均效益評價工作的實施意見》的通知
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各鄉、鎮人民政府,縣政府各部門、各有關單位:
經縣政府同意,現將《開展工業企業畝均效益評價工作的實施意見》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鳳臺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2年1月25日
加快推關于開展工業企業畝均效益評價工作
的實施意見
為進一步引導工業企業樹立“畝均論英雄”發展理念,優化資源要素配置,推動我縣工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根據省經信廳、省發改委、省財政廳等十部門《關于推廣畝均效益評價工作意見的通知》(皖經信運行〔2021〕108號)和《淮南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關于開展工業企業畝均效益評價工作的實施意見的通知》(淮府辦秘〔2021〕67號)文件精神,結合我縣實際,制定本實施意見。
一、總體要求
堅持“績效優先、客觀公正、兩級聯動、分類施策”的原則,按照“統一部署、屬地評價、整體推進、規范實施”的要求,縣主導、經濟開發區和各鄉鎮為主體實施評價。
(一)績效優先。建立以企業畝均產出績效為核心的評價制度,促進企業提質增效。
(二)客觀公正。統一數據處理標準、統一評價指標體統一評價結果分類,對企業發展績效作出客觀評價。
(三)兩級聯動。實行縣主導、經濟開發區和各鄉鎮為單位的兩級聯動機制,建立完善畝均效益評價體系。
(四)分類施策。強化評價結果運用,建立正向激勵與反向倒逼相結合的差別化資源配置政策體系。
二、評價方法
(一)評價范圍
1. 參評企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占地5畝以上的規模以下工業企業,園區內有供地或租賃廠房3000平方米以上的規模以下工業企業。
2. 行業評價:根據行業企業數占比和行業特殊性,原則上區分農副食品加工(行業代碼1300)、非金屬礦物制品(行業代碼3000)、裝備制造(行業代碼3300—4000)和其他共四類行業分別評價。涉及多個行業代碼的企業以主導產品行業代碼為準。
3. 特殊企業:設立過渡期、提升期、免評企業三類特殊情況企業,由企業所在經濟開發區或鄉鎮確認并公示后,報縣工業企業畝均效益評價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備案(領導小組名單見附件1,以下簡稱“縣畝均辦”)。過渡期、提升期、免評企業可不予評價。
(1)截至評價年度年底前,注冊時間、土地出讓合同約定的竣工時間、兼并重組協議簽訂時間不滿3年的新設立、兼并重組及其他暫不適宜納入評價的企業,可列入過渡期企業。
(2)截至評價年度年底前,通過驗收時間不滿2年的“小升規”、搬遷入園、盤活利用閑置和低效工業用地轉型升級的企業,可列入提升期企業。
(3)主營業務為煤炭開采和洗選業,電力、熱力、燃氣、水生產和供應業,垃圾焚燒、污水處理及其他公益性企業,可列入免評企業。
(二)評價指標及權重
1.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設置主要指標(100分)、高質量發展附加指標(30分)和綜合素質附加指標(20分),共150分(指標說明見附件2)。其中:
企業主要指標包括畝均稅收(40分)、綜合稅收(30分)、畝均營業收入(20分)、綜合營業收入(10分)。
企業高質量發展附加指標包括技術改造投資(10分)、單位能耗營業收入(10分)、研發經費投入強度(10分)。技術改造投資按照投資強度分檔,實行加分制。
企業綜合素質附加指標反映企業綜合發展、守法經營等情況,實行加分制,最高加分不超過20分。
2.規模以下工業企業:設置主要指標(100分)和綜合素質附加指標(20分),共120分。指標具體內容與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相同。
(三)計算公式
主要指標得分=(企業畝均稅收/行業畝均稅收基準值)×40+(企業綜合稅收/行業綜合稅收基準值)×30+(企業畝均營業收入/行業畝均營業收入基準值)×20+(企業綜合營業收入/行業綜合營業收入基準值)×10。
高質量發展附加指標得分=企業評價年度技術改造投資得分+(企業單位能耗營業收入/行業單位能耗營業收入基準值)×10+(企業研發經費投入強度/行業研發經費投入強度基準值)×10。
(四)評價分類
每年進行一次綜合評價,各鄉鎮將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和規模以下工業企業依據綜合評價得分高低,分別按一定比例分為A、B、C、D四個等次。
A類(優先發展類):指資源利用率高、質量效益好、轉型升級發展成效明顯,總得分排名所在鄉鎮前20%(含)的企業。
B類(鼓勵提升類):指資源利用率較高、質量效益較好,發展水平可以進一步提升,總得分排名所在鄉鎮20—65%(含)的企業。
C類(規范轉型類):指資源利用率偏低、綜合效益不佳,需要重點幫扶、引導升級,總得分排名所在鄉鎮65—95%(含)的企業。
D類(調控幫扶類):指綜合效益差,需調控整治,總得分排名所在鄉鎮后5%的企業。
(五)定檔調檔
1.按照得分排序對參評企業進行評價分類后,如有下列情況的,進行定檔調檔:
2.評價年度營業收入10億元以上或實繳稅金1000萬元以上的企業,可直接定為A類。
3.評價年度營業收入8億元以上或實繳稅金800萬元以上的企業,經企業所在鄉鎮研究同意,可直接定為A類。
4.畝均稅收低于3萬元或綜合稅收低于20萬元的企業不列入A類;評價年度退規的企業不列入A類。
5.存在嚴重失信行為、評價年度發生較大及以上安全生產事故和較大及以上環保責任事故的企業,不列入A、B類。
因得分并列或定檔調檔導致A類企業超出參評企業前20%比例的,B類企業比例依次順延(保持總體占比45%);得分為0分的企業,直接定為D類。如B、D類企業數量超出設定比例范圍,C類企業比例相應減少。
三、評價程序
(一)宣傳發動
市縣畝均辦每年1月份統一部署啟動評價工作,通過多種形式宣傳發動,做到工業企業全覆蓋知曉。
(二)評價企業確定
經濟開發區和各鄉鎮將符合評價范圍的工業企業全部納入,縣經信局、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縣市場監管局、縣統計局、縣稅務局等部門配合做好參評企業、特殊情況企業及擬合并為同一主體評價企業名單的核定工作,報縣畝均辦備案。
(三)企業數據收集
每年4月中旬前,相關職能部門會同經濟開發區和各鄉鎮按照職責分工(見附件3)將參評企業占地面積、稅收、營業收入、加分項、定檔調檔項等數據資料錄入市級畝均效益評價平臺系統。技術改造投資和綜合能源消費量數據由企業申報。
(四)數據核實
每年5月中旬前,經濟開發區和各鄉鎮組織參評企業完成數據核實工作,實現企業、經濟開發區和各鄉鎮、縣直主管部門三級共同確認。企業無支撐理由且不予確認的,鄉鎮履行告知手續后自動確認,系統數據適用于評價工作。
(五)評價定檔
經濟開發區和各鄉鎮組織完成綜合評價計算和評價定檔工作。
(六)公示
經濟開發區和各鄉鎮對評價結果進行7個工作日的公示。企業如對公示信息有異議,可在公示期內向所在經濟開發區或各鄉鎮提出。
(七)公布
縣畝均辦將評價結果報領導小組研究后,通過政府門戶網站、政務公開、媒體等多種渠道公布。
四、建立資源要素優化配置機制
(一)分類精準施策
強化評價結果運用。對A類企業正向激勵,從項目資金申報、評先評優、榮譽稱號認定等方面給予重點支持,在資金、技術、人才、土地等要素方面優先配置。對B、C類企業轉型提升,促進提質增效。對D類企業調控幫扶,“一企一策”實施精準對接,提高資源要素利用效率。依法依規堅決整治不符合能耗、環保、質量、安全等強制性標準的企業,直至關停。
(二)優化要素配置
依據評價結果,在切實推進降本減負等工作基礎上,依法依規實施差別化財稅、用地、用電、用水、用氣、金融、人才等政策,優先保障A、B類企業,調控限制D類企業。在法律法規框架內,加大資源要素差別化配置和疊加運用,按照利用效率高、要素供給多的原則,推進資源要素區域差別化配置。
(三)加速“騰籠換鳥”
依法依規運用破產清算、兼并重組、技改提升和搬遷入園等方式,重點推進畝均效益水平較低、高耗能高排放的低效企業全面整治提升;加大批而未供、閑置、低效用地和僵尸企業的集中處置力度,外引內聯,著力提升土地利用效率。搶抓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機遇,堅持“雙招雙引”,主攻“五大新興產業”,改造提升傳統產業。
縣直相關部門要貫徹實施市級差別化資源配置相關政策清單和實施方案。經濟開發區和各鄉鎮可結合實際配套完善。
五、實施步驟
到2022年底,通過第一輪評價,初步建立導向清晰、指標規范、權重合理、評價科學、結果公開的企業畝均效益評價體系。
到2023年底,通過第二輪評價,實現資源要素差別化政策全覆蓋,形成正向激勵、反向倒逼的完善政策體系。
到2024年底,通過開展三輪評價,建立完善的工業企業畝均效益評價體系,企業核心競爭力進一步提升,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工業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顯著提升。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成立鳳臺縣工業企業畝均效益評價工作領導小組,統籌全縣評價工作??h畝均辦設在縣經信局,負責日常組織協調、督促檢查、信息發布等工作。經濟開發區和各鄉鎮要建立相應的工作推進機制,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制定實施方案,細化落實配套政策的措施,形成上下一體的聯動推進工作體系。
(二)形成工作合力。各級各部門要按照職責分工, 將評價結果作為各類要素資源差別化配置、涉企政策制定實施的重要參考,建立完善評價結果應用推進機制。各相關部門要按照“誰主管、誰統計、誰負責”的原則,進一步加強數據清查、統計、報送等工作,確保責任落實到位。
(三)強化考核督查。實行月調度、月通報,縣畝均辦會同縣直有關部門對經濟開發區和各鄉鎮評價工作進展情況進行跟蹤督查,及時協調解決有關問題,每月將各地工作推進情況報送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對在工作推進中思想不重視、責任不落實、措施不到位、成效不明顯的,嚴肅督促整改。
(四)加強宣傳引導。充分利用新聞媒體做好宣傳引導,積極宣傳推廣先進經驗和典型案例。各級各部門要準確發布“畝均論英誰”改革信息并作出政策解讀,加強正面引導,為評價工作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和社會環境。
附件:1. 鳳臺縣工業企業畝均效益評價工作領導小組名單
2. 鳳臺縣工業企業畝均效益評價指標說明
3. 畝均效益評價工作任務分工表
附件1
鳳臺縣工業企業畝均效益評價工作
領導小組名單
組 長:蔣青松(縣委常委、縣政府常務副縣長)
副組長:劉高倫(縣經信局局長)
李守杰(縣政府辦公室黨組成員、副主任)
成 員:高云山(縣發改委黨組成員、辦公室主任)
王趙山(縣科技局副局長)
張志凱(縣財政局副局長)
孟獻忠(縣人社局黨組成員)
王立光(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副局長)
高 磊(縣生態環境分局黨組成員、監測站站長)
蘇中龍(縣住建局副局長)
賀 磊(縣水利局黨組成員、永幸河灌區管委會主任)
梁仁軍(縣應急管理局副局長)
吳 星(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總工程師)
康 旭(縣統計局總統計師)
田慶順(縣數據資源管理局總工程師)
牛志宏(縣稅務局黨委委員、副局長)
童 文(縣招商服務中心黨組成員、副主任)
王殿軍(中國人民銀行鳳臺縣支行副行長)
常義仁(國網鳳臺供電公司副總經理)
張 迪(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
任 義(城關鎮黨委副書記)
周 野(朱馬店鎮人大主席)
高 昕(新集鎮黨委副書記)
蘇 波(岳張集鎮黨委委員、副鎮長)
董 蕾(顧橋鎮黨委委員、副鎮長)
陳 磊(桂集鎮黨委副書記)
余 躍(鳳凰鎮黨委副書記)
余 秀(劉集鎮黨委委員、副鎮長)
呂澤軍(楊村鎮黨委委員、副鎮長)
張 淼(丁集鎮黨委副書記 )
劉 銳(大興鎮黨委委員、副鎮長)
梁 磊(尚塘鎮黨委委員、副鎮長)
呂 潤(錢廟鄉黨委副書記)
胡玉培(關店鄉黨委委員、副鄉長)
陳 露(古店鄉副鄉長)
戴鴻雁(李沖回族鄉黨委委員、副鄉長)
“縣畝均辦”設在縣經信局,劉高倫同志兼任辦公室主任,縣經信局繆保雪、縣發改委高云山、縣財政局張志凱、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王立光、縣稅務局牛志宏同志任辦公室副主任,每月會商調度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因工作調整或職務變動的,由其繼任者履行成員職責,不再另行行文。
附件2
鳳臺縣工業企業畝均效益評價指標說明
1. 企業畝均稅收(單位:萬元/畝)
企業得分=(企業畝均稅收/行業畝均稅收基準值)×40。
其中:企業畝均稅收=企業綜合稅收/用地面積。
2. 企業畝均營業收入(單位:萬元/畝)
企業得分=(企業畝均營業收入/行業畝均營業收入基準值)×20。
其中:企業畝均營業收入=企業綜合營業收入/用地面積。
3. 企業綜合稅收(單位:萬元)
企業得分=(企業綜合稅收/行業綜合稅收基準值)×30。企業綜合稅收由企業所在地稅務部門提供。綜合稅收即參評企業在評價年度由稅務部門征收入庫的稅金總額。包括企業正常申報入庫稅款、自查查補稅款、征管查補稅款、代收(代扣)代繳稅款。具體包括增值稅、消費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車船稅、土地增值稅、耕地占用稅、契稅、環境保護稅、車輛購置稅、印花稅、城市維護建設稅、資源稅,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其中,民政(福利)企業、資源綜合利用企業、軟件及集成電路產品增值稅退稅企業和新型墻體材料企業等發生的政策性減免退庫稅額和先征后退稅額,企業出口發生的退稅額以及免抵調庫,視同企業實繳稅額。關于調庫稅收,以評價年度實際入庫的稅收,扣除以前年度在當年實現調庫的稅收,加上當年申報調庫的稅收。關于緩繳稅收,以評價年度實際入庫的稅收,扣除上一年度緩繳帶入部分,加上當年緩繳尚未繳納的部分。
4. 企業綜合營業收入(單位:萬元)
企業得分=(企業綜合營業收入/行業綜合營業收入基準值)×10。
企業綜合營業收入由企業所在地稅務部門提供。是指參評企業在評價年度的營業收入總額。包括增值稅計稅銷售額、簡易征收銷售額、出口銷售額、免稅銷售額。
5. 企業評價年度技術改造投資(單位:萬元)
企業評價年度技術改造投資由企業申報,所在地統計局和市統計局復核確認。是指企業在評價年度納入統計部門統計的技術改造類項目投資,非技術改造類投資不享受該項加分。分為500萬元—3000萬元(含)、3000萬元—5000萬元(含)、5000萬元—1億元(含)三檔分別加3分、5分、10分。高于1億元部分,每增加1000萬元加1分,最高加15分。
6. 企業能耗營業收入〔單位:萬元/噸標準煤(等價值)〕
企業得分=(企業單位能耗營業收入/行業單位能耗營業收入基準值)×10。
其中:單位能耗營業收入=企業綜合營業收入/企業綜合能源消費量(等價值)。
綜合能源消費量(等價值)由企業申報,所在地統計局和市統計局復核確認。是指參評企業該評價年度生產和非生產活動消耗的能源總量(等價值)。工業生產活動消耗能源包括作為燃料、動力、原料、輔助材料使用的能源,以及生產工藝中使用的能源。
7. 研發經費投入強度(單位:%)
企業得分=(企業研發經費投入強度/行業研發經費投入強度基準值)×10。
其中:企業研發經費投入強度=企業研究開發投入經費/企業綜合營業收入。
評價年度企業研究開發投入經費由企業所在地稅務部門提供。是指參評企業該評價年度在稅務納稅申報系統中確認的用于加計扣除的研發經費支出。
8. 相關指標行業基準值
相關指標行業基準值采用四類行業評價中本行業全部參評企業指標的算術平均值。
9. 主要指標和高質量發展附加指標得分限制
單項主要指標和高質量發展附加指標得分最高不超過該項指標分值的1.5倍,指標為負數或空缺的得0分。
10. 用地面積(單位:畝)
由企業所在地自然資源和規劃部門提供,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復核確認。指參評企業實際占用(含租賃)土地的面積,企業占地數據應按照企業占地的不同情況,按下列方式準確統計,匯總計算得出,企業占地數據應包含企業實際占用的全部用地(包含未使用的部分):
(1)有土地使用權證的部分。按照土地使用權證登記的面積計算。
(2)沒有土地使用權證的,但有土地出讓合同、租用協議或廠房、辦公場所租賃合同(協議)的部分。按照土地出讓合同、租用協議中的土地面積計算,租賃合同(協議)承租的建筑面積(根據容積率)折算成用地面積計算。
(3)因歷史原因形成的,既沒有土地使用權證,也沒有租賃合同(協議)的部分。由鄉鎮委托有資質的第三方機構對企業實際使用土地面積進行測量,出具測量報告,以測量報告數據為準。
企業新上轉型、技改項目涉及新增用地指標的,自土地出讓合同約定的竣工期限至本次評價年度的12月31日,不滿3年的,新增土地面積可不納入評價企業參評用地面積。
11. 關于“一企多地”和“一地多企”有關情況的界定
“一企多地”:同一企業(統一社會信用代碼一致、法人一致或實質性同一企業)分別在多個鄉鎮或經濟開發區生產、銷售的,經由企業所在各鄉鎮出具相關證明文件,報市畝均效益辦備案,可合并為同一評價主體,并確定唯一的參評企業,該企業畝均效益評價各項指標數據合并計算,評價結果僅對該參評企業有效,其他實體不納入畝均效益評價范圍。
“一地多企”:將每個企業占地面積和稅收、營業收入等數據單獨計算,其中,出租方企業的占地面積按企業實際占有面積計算,不剔除租出部分。
12. 關于過渡期企業參評數據采集
符合過渡期條件,并自愿參與畝均效益評價的企業,由所在鄉鎮報縣畝均辦備案,企業各項評價指標數據采用本評價年度數據計算。
13. 企業綜合素質附加指標
為引導和鼓勵企業綜合發展、守法經營,指標體系中設立綜合素質加分項目,合計加分不超過20分。包括:
序號 |
加減分項 |
加減分細則 |
數據來源 |
1 |
智能工廠 |
國家級加4分、省級加2分、市級加1分 |
縣經信局 |
2 |
綠色工廠 |
國家級加4分、省級加2分、市級加1分 |
|
3 |
專精特新企業 |
國家級加4分、省級加2分、市級加1分 |
|
4 |
規上企業 |
列入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統計范圍的加2分 |
|
5 |
戰新目錄 |
列入戰新產業目錄的企業加3分 |
縣發改委 |
6 |
高新目錄 |
列入《安徽省高新技術產業統計分類目錄》的規上工業企業加2分 |
縣科技局 |
7 |
研發機構 |
國家級加4分、省級加2分、市級加1分 |
縣發改委 縣科技局 縣經信局 |
8 |
院士工作站 博士后工作站 |
院士工作站加5分,國家級博士后工作站加4分、省級博士后工作站加2分、市級博士后工作站加1分 |
縣科技局 縣人社局 |
9 |
高新技術企業 |
高新技術企業加3分 |
縣科技局 |
10 |
品牌 |
國家級(馳名商標、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等)加4分、省級(商標品牌示范企業、工業精品等)加2分 |
縣市場監管局 縣經信局 縣財政局 |
完成主板上市加6分,科創版、創業板上市加4分,新三板掛牌加2分 |
|||
11 |
質量 |
中國質量獎加4分、省政府質量獎加2分、市長質量獎加1分 |
縣市場監管局 |
12 |
發明專利授權 |
評價年度每新增一件發明專利授權,加0.5分,最高加2分 |
縣市場監管局 |
13 |
誠信納稅 |
A級納稅信用加1分 |
縣稅務局 |
同一類別的加分項按照不重復和就高不就低的原則執行,企業獲得的各類榮譽(證書)不在有效期范圍內的不加分,各類綜合素質附加項認定時間節點為評價年度的12月31日。
附件3
畝均效益評價工作任務分工表
序號 |
單 位 |
工 作 分 工 |
1 |
縣經信局 |
負責縣畝均辦日常工作,依據市級修訂發布的評價辦法發布并組織實施。 |
統籌協調各部門、經濟開發區和各鄉鎮開展工業企業畝均效益評價工作。 |
||
提供全縣智能工廠、綠色工廠、專精特新企業、規上工業企業、企業技術中心、省級工業精品等名錄。在評價系統中錄入以上名單,對相關企業申訴進行處理并做好解釋。 |
||
貫徹落實在經信領域實施的市級差別化資源配置政策。 |
||
2 |
縣發改委 |
提供國家企業技術中心、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實驗室)、省級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實驗室)、全縣戰新產業目錄等相關信息,在評價系統中錄入以上名單,對相關企業申訴進行處理并做好解釋。開展企業信用核查工作。 |
貫徹落實在發改領域實施的市級差別化資源配置政策。 |
||
3 |
縣科技局 |
提供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重點)實驗室、新型研發機構、“一室一中心”等研發平臺等相關信息,列入《安徽省高新技術產業統計分類目錄》規上工業企業名錄,提供全縣高新技術企業、院士工作站名錄。在評價系統中錄入以上名單,對相關企業申訴進行處理并做好解釋。 |
貫徹落實在科技領域實施的市級差別化資源配置政策。 |
||
4 |
縣財政局 |
提供全縣主板上市企業名錄等相關信息,并在評價系統中錄入,對相關企業申訴進行處理并做好解釋。 |
貫徹落實在財稅領域實施的市級差別化資源配置政策。 |
||
5 |
縣人社局 |
提供全縣博士后工作站名錄等相關信息,并在評價系統中錄入,對相關企業申訴進行處理并做好解釋。 |
貫徹落實在人社領域實施的市級差別化資源配置政策。 |
||
6 |
縣自然資源 和規劃局 |
指導經濟開發區和各鄉鎮會同城建部門提供企業占用(含租賃)土地面積等數據,對企業實際占用(含租賃)土地面積數據進行復核確認,在評價系統中提供并復核確認。 |
貫徹落實在用地領域實施的市級差別化資源配置政策。 |
||
7 |
縣生態環境局 |
提供評價年度發生較大及以上環保責任事故的企業名單等相關信息,并在評價系統中錄入,對相關企業申訴進行處理并做好解釋。 |
貫徹落實在生態環境領域實施的市級差別化資源配置政策。 |
||
8 |
縣城建局 |
配合自然資源和規劃部門提供核實企業租賃廠房面積等數據。 |
提供相關信息,貫徹落實在相關領域實施的市級差別化資源配置政策。 |
||
9 |
縣水利局 |
貫徹落實在相關領域實施的市級差別化資源配置政策。 |
10 |
縣應急管理局 |
提供評價年度發生較大及以上安全生產事故的企業名單等相關信息,并在評價系統中錄入,對相關企業申訴進行處理并做好解釋。 |
貫徹落實在相關領域實施的市級差別化資源配置政策。 |
||
11 |
縣市場監管局 |
提供企業名稱、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所在轄區等信息,提供企業獲得國家級品牌(馳名商標、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等),省級品牌(省級商標品牌示范企業),中國質量獎、省政府質量獎、市長質量獎名錄等相關信息,提供企業評價年度新增發明專利授權情況。在評價系統中錄入以上名單,對相關企業申訴進行處理并做好解釋。 |
貫徹落實在相關領域實施的市級差別化資源配置政策。 |
||
12 |
縣統計局 |
提供并核實企業行業分類、行業代碼等情況。在評價系統中錄入以上情況,對相關企業申訴進行處理并做好解釋。 |
13 |
縣數據資源局 |
配合市數據資源局,依托江淮大數據中心平臺,整合稅務、用地、用能等數據,建立一套數據準確的企業畝均效益評價主題數據庫。 |
14 |
縣招商服務中心 |
按照“畝均論英雄”改革要求強化招商項目把關,提供招商引資信息,根據閑置、低效資產情況招引合作或替代項目。 |
15 |
縣稅務局 |
牽頭提供企業評價年度稅收、營業收入等數據,提供全縣A級納稅信用企業名錄和重大稅收違法失信案件企業名單等相關信息,在評價系統中錄入并復核確認。 |
貫徹落實在財稅領域實施的市級差別化資源配置政策。 |
||
16 |
人行鳳臺縣中心支行 |
貫徹落實在金融扶持領域實施的差別化資源配置政策。 |
17 |
鳳臺供電公司 |
提供企業用電量情況,對相關企業申訴進行處理并做好解釋。 |
貫徹落實相關領域實施的市級差別化資源配置政策。 |
||
18 |
經濟開發區和各鄉鎮 |
廣泛宣傳評價工作,做到工業企業全覆蓋知曉。 |
會同相關部門確定本轄區參評企業、列入過渡期、提升期、免評企業和建議合并為同一評價主體的名單。 |
||
會同相關部門提供并核實本轄區企業實際占用(含租賃)土地面積,對相關企業申訴進行處理并做好解釋。 |
||
會同相關部門提供并核實本轄區企業稅收、營業收入等數據,對相關企業申訴進行處理并做好解釋。 |
||
組織本轄區企業核實、確認相關評價數據,確保在規定時間內按程序完成評價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