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聽眾朋友,大家好!歡迎收聽鳳臺縣人民政府主辦、鳳臺縣融媒體中心承辦的《在線訪談》欄目,今天走進我們演播室的是來自縣水利局的四位嘉賓,他們是縣水利局黨組成員、總工關立叢,縣水旱災害防御中心副主任趙陽,規劃計劃和運管監督股高丹丹,水資源保護和水土保持股王培。如果聽眾朋友對水利工作等方面問題需要咨詢或投訴的話,現在就可以撥打我們的熱線電話8684887,我們的嘉賓將會在直播間熱情耐心地為您解答。
主持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水利工作,主要領導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2022年11月9日,省委省政府召開水利建設暨防汛抗旱會議,時任省委書記鄭柵潔強調統籌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治理,搶抓機遇加強水利建設,未雨綢繆完善防洪抗旱減災體系,為安徽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水利支撐和保障。請問我縣在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水利工作的決策部署上,2022年都取得了哪些成效?
關立叢:主持人好。聽眾朋友們,大家上午好!首先,感謝大家長期以來對水利工作的關心和支持。
2022年,縣水利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全國、全省水利工作會議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十六字”治水思路和關于治水興水重要講話指示批示精神,緊緊圍繞省委省政府防汛抗旱暨水利建設會議精神及縣委、縣政府中心工作和重點任務,凝心聚力、攻堅克難,統籌推進水旱災害防御、農村供水、河湖長制、水資源管理、水土保持、水利建設等中心工作,水資源管理更加嚴格,生態治理保護明顯改善,河湖管理持續強化,工程運行管護全面加強,行業能力建設不斷提升,各項水利工作取得顯著進展。2022年,永幸河灌區管理處通過省一級水利工程管理單位復核,永幸河灌區入選全國節水型灌區;抗御干旱取得新勝利,有效應對全省50年一遇特大干旱,我縣充分發揮水利工程灌溉作用,向農業灌溉供水4.15億立方米,實現了旱澇保收;農村飲水保障得到新提升,實施皖北地區群眾喝上引調水——顧橋安置區水廠、錢廟水廠、關店安置區水廠技改水源置換工程,完成6.01萬農村人口地下水水源替換;水利工程建設實現新突破,淮河干流正陽關至峽山口段行洪區調整和建設工程征遷有序推進,永幸河下段治理工程開工建設,農村飲水安全工程信息化建設高標準實施,幸福河湖淮河鳳臺段水源地環境綜合整治項目快速推進。
主持人:2022年,在全省遭遇特大干旱的同時,我縣部分鄉鎮出現不同程度輕度旱情,那么,為保障糧食豐產,縣水利局是如何開展抗旱工作的?
趙陽:2022年汛期,我縣先后發生了4次強降雨過程,特別是6月—7月份強降雨過程,使我縣內河水位略有上漲。在梅雨期(6月23日入梅,7月11日出梅),全縣平均梅雨量較常年偏少近四成,平均氣溫較常年同期異常偏高2.5℃,出梅后,天氣持續高溫少雨,全縣平均氣溫29.8℃,較常年偏高1.1℃,平均高溫日達15天;平均降水量較常年同期偏少近六成。經排查,尚塘、大興等鄉鎮局部土壤墑情偏低,使我縣部分鄉鎮出現不同程度輕度旱情。
2022年5月份平均降水量顯著偏少七成,進入6月后仍然降水不足,境內河流水位偏低,特別是淮河水位持續下降,為保證水稻及時栽插,縣水利局全面盤清水量家底,預估用水需求,在保證水利工程安全運行的前提下,充分發揮灌溉泵站作用,全力“開滿機、滿開機”,積極調度所屬泵站分別從淮河、茨淮新河和西淝河等水源開機提水,實行分段攔蓄辦法,始終保持西淝河、港河等水位高于外河水位,以最大限度的儲備灌溉水源,2022年6月至10月抗旱開機4.66萬臺時,提水4.15億立方米灌溉用水,用電量947.4萬度,有力的保障了全縣74.42萬畝在田作物的抗旱灌溉水源。10月份,受自然降雨和人工增雨影響,全縣旱情得到有效緩解。
主持人:我們注意到,3月24日,水利部宣布全國進入汛期,較常年(4月1日)偏早8天,目前,我縣也即將入汛,2023年水利部門從哪些方面開展了汛前準備工作?
趙陽:我縣入汛時間一般在5月份,縣水利局已經從以下幾個方面全面做好2023年水旱災害防御準備工作。
一是強化責任落實??h水利局及時調整水旱災害防御工作領導小組,對水旱災害防御工作任務進行分解和細化,明確責任分工。領導小組下設3個防汛搶險技術指導組,分別負責各鄉鎮、各隱患搶險技術指導。
二是強化工程檢修。泵站是做好水旱災害防御的重要水利工程,為確保汛期泵站正常運行,縣水利局早部署、早行動,目前,已完成26座國有泵站檢修任務。
三是強化隱患排查。已組織開展了為期兩個月的汛前安全度汛檢查,重點檢查水毀工程安全隱患處置情況及淮北大堤穿堤建筑物、涵閘、泵站等重要防洪工程,先后共排查3處度汛隱患、涵閘隱患1處,建立臺賬,通過明確整改單位、整改責任人、整改時限和整改措施,現已完成修復3處。
四是強化“四預”能力。注重預報、預警、預演、預案“四預”能力提升,縣水利局先后組織2次水旱災害防御業務培訓,3次“以會代訓”形式的汛前檢查推進會,開展了圩堤、采煤沉陷區防御內澇桌面推演,預演設定了調度菱角湖泵站抽排城市內澇、啟用董峰湖蓄洪區、抬高港河運行水位調度西淝河排泄洪水三個場景。汛前檢查的水利信息化監測站點有10處,確保在線到報率100%。修訂完善細化采煤沉陷區防汛搶險和人員轉移預案11份,并編制了《城市超標準洪水防御預案》等6份運用預案,正在組織第三方編制《董峰湖蓄滯洪區運用預案》。
五是強化技術支撐。組建了36人的水旱災害防御專家庫,結合我縣資源,依托縣水建公司、抗旱服務隊、器材庫,組織成立水旱災害應急搶險隊伍共135人。
六是強化物資儲備??h水利局器材庫儲備草袋21.64萬條,編織袋13.56萬條,木料99立方米,土工布1.399萬平方米,防浪布2.6572萬平方米以及發電機、移動排澇泵等防汛物資。
七是完成董峰湖行蓄洪區居民財產登記??h水利局組織4名專業人員對東風湖農場、劉集鎮、李沖鄉的蓄滯洪區財產內容進行走訪、調研及查閱原始資料等方式,審核董峰湖蓄滯洪區財產登記結果:農作物15013畝,家畜690頭,家禽15620只,水產180畝,經濟林200畝,農業生產機械387臺,該財產登記結果已在鄉鎮政府進行公示,并逐級上報報備。
主持人: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水利工作,對全面加強水利基礎設施建設作出重大決策部署,省委省政府水利建設暨防汛抗旱會議強調,搶抓機遇加強水利建設,請問,我縣在貫徹落實上,謀劃推進了哪些重點水利工程?
高丹丹:2023年謀劃推進的重點水利建設項目6個,總投資約9.56億元,其中:續建項目3個,計劃開工項目3個。
一是鳳臺縣農村飲水安全工程信息化建設項目,項目總投資0.43億元。建設內容包括1個縣城規?;畯S、5個農村規?;畯S、7個附屬備用水源水廠、2個加壓站、供水管網的信息化相關硬件設備設施、15個自動化監控系統、1個縣級農村飲水安全工程信息平臺等。目前主體工程已完工,計劃2023年5月投入使用。
二是鳳臺縣永幸河上段和下段治理工程,項目總投資1.35億元。建設內容及規模包括:河道清淤、沿線涵閘改造重建、護岸護坡等。永幸河下段治理工程于2022年11月12日正式開工建設,目前已完成永幸河、鳳蒙溝清淤,永幸河兩岸生態護坡,工程計劃于今年4月20日全部完工。
三是鳳臺縣幸福河湖鳳臺段水源地環境綜合治理項目(一、二期),項目總投資3.0億元。主要建設內容:灘地綠化、生態修復和環境綜合治理等,建設規模約4平方公里。一期投資1.6億元,實施范圍北起淮河一橋北側交通路,西至現狀淮河大堤整治建成段鳳城水岸;二期投資約1.4億元,實施范圍東起農水西路大古堆建成鳳城水岸,西至西淝河泵站入淮口。工程于2022年9月份全面開工建設,目前,幸福河湖淮河鳳臺段水源地環境綜合整治項目一標段拆遷情況取得較好進展,停車場已拆遷完成,完成24.5萬立方米水系土方開挖及填筑工作;二標段已經累計完成土石方作業清表60萬平方米,挖淤泥流沙2.5萬立方米,挖一般土方5.2萬立方米,土方回填6萬立方米,余方棄置21.9萬立方米。進場道路200余米,濕地水面擴展連通4.5萬平方米。
四是“皖北地區群眾喝上引調水工程”鳳臺縣農村供水管網提升改造項目。工程總投資1.06億元,主要建設內容:對我縣原有美麗鄉村及鄉鎮自建農村單村深井工程進行并網,并對部分農飲工程供水管網、配套設施進行提升改造;對已建成的農村供水工程供水管網、配套設施進行提升改造等工程。目前,初步設計已獲市水利局批復,項目正在準備掛網招標,計劃5月份開工建設,12月底完工。
五是永幸河灌區“十四五”續建配套與現代化改造工程。工程總投資2.67億元,項目涉及永幸河灌區11個鄉鎮,建設內容及規模包括:泵站2座;灌排溝渠工程27條,其中灌排大溝24條,斷面整治長度94.54公里,防護段長度4.81公里,灌溉渠道3條,斷面整治長度6.72公里,防護總長度5.02公里;水閘及涵閘24座;涵橋工程5座;涵站加固改造工程5處;泵房和管理房加固改造6處及水利信息化建設。目前,該工程已于2023年2月6日開工建設。
六是安徽省茨淮新河灌區“十四五”續建配套與現代化改造工程,涉及我縣投資1.05億元,主要建設內容:拆除重建泵站1座,建設涵閘5座,灌排溝渠工程11條,斷面整治,護岸護坡等。該工程初步設計已經省水利廳批復,計劃2023年10月開工。
主持人:永幸河灌區是保障我縣糧食安全的重要水利設施,剛才聽嘉賓講到我縣正在實施永幸河灌區十四五續建配套與現代化改造工程,這個工程應該來之不易,請嘉賓為我們介紹一下這項重點水利工程的進展情況?
高丹丹:永幸河灌區“十四五”續建配套與現代化改造工程,這個項目的爭取確實來之不易,從開始爭取到目前實施用了近3年時間。
根據2020年3月水利部辦公廳 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關于開展“十四五”大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現代化改造實施方案編制工作的通知》(辦農水〔2020〕56號)要求,“十四五”期間要在全國實施一批大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現代化改造項目,按照安徽省水利廳關于在省內相關大型灌區開展現代化改造實施方案報告編制工作部署要求,縣永幸河灌區管理處積極委托安徽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承擔了《永幸河灌區“十四五”續建配套與現代化改造實施方案》報告編制任務,通過前期爭取,從全國450個申報的大型灌區中脫穎而出,進入前100名,于2021年3月6日被水利部列入“十四五”全國大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現代化改造灌區之一,核定投資為2.8億元,最終,該方案于2021年8月獲得水利部、國家發改委批復,核定投資約2.67億元。
2022年10月,安徽省水利廳對永幸河灌區“十四五”續建配套與現代化改造工程初步設計進行了批復,批復概算投資為2.67億元。2022年11月19日起先后完成了安徽省永幸河灌區“十四五”續建配套與現代化改造工程勘察設計項目、監理招投標工作、總承包招投標工作。
工程于2023年2月6日正式開工建設,截至目前完成以下工程:
黃灣排澇站完成管理房3根試樁澆筑和樁基靜載實驗檢測和原管理房、進水閘拆除工作,完成進水閘1號、2號矩形槽底板及墻身混凝土澆筑,擋墻和護底基礎開挖及閘室底板混凝土澆筑,三八涵閘室基礎底板、墻身及矩形槽、擋墻、護底混凝土澆筑,閘室側墻鋼筋綁扎;
楊店排澇溝完成溝渠清淤、坡面平整2.9 千米;
馬崗排澇溝完成溝渠清淤、坡面平整2.03千米;
丁集大溝完成溝渠清淤、坡面平整2.18千米;
白塘溝完成溝渠清淤、坡面平整1.9千米;
劉中圩排澇溝完成溝渠清淤、坡面平整1.98千米;
曹洼截港溝完成溝渠清淤、坡面平整1.01千米;
后李璐大溝完成溝渠清淤、坡面平整4.69千米;
耿王大溝完成溝渠清淤、坡面平整2.02千米;
柳溝完成溝渠清淤、坡面平整0.3千米;
永錢河完成溝渠清淤、坡面平整2.18千米;
尹家洼大溝完成溝渠清淤、坡面平整1.15千米;
十里溝完成溝渠清淤、坡面平整0.15千米;
顏圩大溝完成溝渠清淤、坡面平整0.74千米;
馬崗高渠完成1.45km的渠道混凝土襯砌澆筑;
許大湖高渠完成1號、2號過路涵基礎開挖、混凝土底板、涵身澆筑和386米的溝渠混凝土襯砌澆筑。
主持人:2023年年初,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加強新時代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見》,請對該《意見》作一簡要介紹以及我縣水土保持工作開展情況。
王培:黨的二十大強調,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對水土保持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中辦、國辦印發的《關于加強新時代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見》,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加強水土保持工作的綱領性文件,對于加快構建黨委領導、政府負責、部門協同、全社會共同參與的水土保持工作格局,推動新時代水土保持高質量發展具有重大意義?!兑庖姟贩譃槿蟀鍓K,共6個部分。
第一板塊是總體要求。全面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持生態優先、保護為要,堅持問題導向、保障民生,堅持系統治理、綜合施策,堅持改革創新、激發活力,錨定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目標,提出到2025年,水土保持體制機制和工作體系更加完善,管理效能進一步提升,人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管控,重點地區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全國水土保持率達到73%。到2035年,系統完備、協同高效的水土保持體制機制全面形成,人為水土流失得到全面控制,重點地區水土流失得到全面治理,全國水土保持率達到75%。
第二板塊包括第二至第五部分,是四項重點任務。
一是全面加強水土流失預防保護。核心是落實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結合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統籌推進水土流失預防保護。包括突出抓好水土流失源頭防控、加大重點區域預防保護力度、提升生態系統水土保持功能3個方面內容。
二是依法嚴格人為水土流失監管。重點是落實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的要求,聚焦有效管住人為水土流失增量提出的政策措施。結合縣域實際情況,嚴格落實依法應當編制水土保持方案的生產建設項目中的水土保持設施,應當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使用;生產建設項目竣工驗收,應當驗收水土保持設施;水土保持設施未經驗收或者驗收不合格的,生產建設項目不得投產使用的“三同時”制度等有關規定。包括健全監管制度和標準、創新和完善監管方式、加強協同監管、強化企業責任落實4個方面內容。
三是加快推進水土流失重點治理。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聚焦服務保障國家重大戰略,明確水土流失治理的重點任務。包括全面推動小流域綜合治理提質增效、大力推進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抓好泥沙集中來源區水土流失治理3個方面內容。
四是提升水土保持管理能力和水平。按照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要求,對健全規劃體系、完善工程建管機制、加強考核、強化監測評價、加強科技創新5個方面進行了部署。
第三板塊為第六部分,是保障措施。從加強組織領導、強化統籌協調、加強投入保障、強化宣傳教育4個方面對貫徹落實《意見》提出明確要求。
2022年,我縣持續加強水土保持全鏈條全過程監管體系,依法落實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方案制度,強化事前事中事后全過程監管。一是創新工作機制。2022年11月,鳳臺縣人民政府印發《鳳臺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建立鳳臺縣水土保持管理工作聯席會議制度的通知》(鳳政辦秘〔2022〕42號),縣經信委、發改委等有關部門審批項目立項時,抄送縣水行政主管部門,并及時向縣水行政部門提供年度立項項目清單。二是規范方案審批。2022年,我縣共完成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方案行政許可10項,其中報告書5項,承諾制5項。三是加強監管力度。2022年水土保持信息化遙感監管部級、省級核查項目共43項,認定整改項目7項,全部按時按要求完成,未發現問題。我縣通過日常巡查發現認定未批先建項目3項,并下達限期編報水土保持方案通知書,在要求時間內完成整改,做到應查盡查、應批盡批。四是強化日常監測。開展在建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監測10項,并按季度上報監測報告,實行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監測三色評價。2022年度驗收報備水土保持設施的生產建設項目工作共16項,并完成驗收報備核查工作。
主持人:2023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也是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請簡要介紹一下我縣2023年水利工作的總體思路?
關立叢:結合我縣水利工作實際,2023年全縣水利工作的總體思路是: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認真落實省市黨代會戰略部署,深入踐行“十六字”治水理念,補短板、強監管,以“起步即沖刺、開局就決戰”的奮斗姿態,篤行不怠、踔厲奮發,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中心工作和重點部署任務,重點抓好重點水利工程建設、加強水利行業監管、統籌水生態治理、筑牢水旱災害防御屏障、夯實皖北地區群眾喝上引調水工程基礎等工作,助力鳳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主持人:聽眾朋友,由于時間的關系,我們今天的節目已經接近尾聲,非常感謝縣水利局的四位嘉賓來到直播室為大家服務,同時也非常感謝收音機旁聽眾朋友的收聽和參與,對來不及解答的聽眾們的意見建議,下線后我們將認真梳理,在規定時間內給予答復,積極抓好落實。聽眾朋友,今天的訪談到此結束,感謝各位聽眾的熱情參與!